分享至:
开展“精准普法提升年”活动,是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工作。在开展法治建湖、平安建湖建设中,我们要始终把精心组织普法教育这项基础工作列上重要位置,精准普法内容,优化普法方式,提升普法实效,让法治信仰植根于广大群众心田。
在选准普法主题上做文章。坚持民需导向、问题导向、治理导向,针对广大群众关心的消防、安全、交通、劳资债务、非法集资、网络诈骗等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分时期、分重点、分人群,实行“一季度一主题”,通过宣传宣讲、以案说法等形式,精准开展普法教育,切实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创新普法载体上下功夫。结合法治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采取召开会议、上法治课、法律咨询、发放资料、送法下乡等形式,推动普法工作落地生根。同时,要瞄准当前社会各领域中比较突出的普法难点,组建基层法律服务队、纠纷调解服务队、普法志愿者服务队等,开展精准普法。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开启普法微信公众号、电子传媒,让普法工作触手可及。
在提升普法效能上提实效。紧紧围绕“平安建湖”建设总目标,认真制定精准普法工作计划,实行项目化管理、精细化推进、指标化考核,让普法“软工作”变成“硬指标”。强化普法工作主体责任,建立“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责任清单制度,构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共享依法治县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精准普法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各地、相关部门必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硬化举措,精准发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建湖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