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在建湖水乡,闪烁着一颗颗“学雷锋之星”。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的县第二中学退休教师李容往就是其中之一。近10年来,近湖街道秀夫社区聘请李容往担任关工委副主任,兼职社区爱心家园教育培训中心教师。他带领156名老教师组成“学雷锋志愿者”队伍,满腔热情地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尽心尽责传播正能量,乐为留守儿童解难事,荣获国家、省表彰的“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和市科技协会表彰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李容往以雷锋无私奉献精神为动力,把帮助社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作为重要课题,深入调查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为社区留守儿童搭建活动平台。经过多次调研论证,他与社区主要负责人多次商量,筹集资金12万元,租借裕丰花苑小区4间房子,专门设立“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留守儿童领导小组”。李容往会同68名老教师共同承担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重任,为1500多名留守儿童假日业余活动增添新平台。
李容往从担任社区关工委副主任起,建立860份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台账,熟悉每个留守儿童的性格和特点,组织教师与59个留守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儿童快乐学习、生活。学困生朱某的数学成绩不好,期中、期末考试不及格,父母也在安徽打工。李容往得知后,立即服务到门,让学生树立信心。他给朱某同学从基础知识补起,分析错误原因,在坚持一个学期的教育服务后,朱某数学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面对少数留守儿童出走、厌学、逃课等现象,李容往主动与儿童所在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联系,针对性地为316名留守儿童设定目标愿景,鼓励他们不懈地追求个人成长目标。社区学生宋某成绩比较靠后,李容往主动与其家长联系,从学业上给予帮助,激励其不断奋进。去年6月,在全市期末统考中,宋某学习成绩跃居班上前列。留守学生马某不慎腿部扭伤,父母都在苏南打工,给他学习和生活带来不便。李容往及时帮助马某制订学习计划,还主动承担起接送上学的任务。一天四趟,行程10多公里, 长达一月之多,李容往毫无怨言。
2015年9月至2017 年6月期间,李容往与特困生陈某结为帮扶对子,3年共资助人民币1.2万余元,帮他完成高中学业。社区学生袁某因父亲患病离世,家庭经济困难。李容往主动出面帮扶,一方面安抚学生,自己带头给学生凑学费、生活费;另一方面向所在学校师生发出倡议,组织师生捐款7万多元,帮助袁某顺利完成高中学业。社区曾某因家庭人口多,收入少,经济拮据,生活困难。李容往得知后,二话没说就帮学生交了800 元伙食费,并给予她400元的零花钱。这名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上大学后的新年贺卡里写道:“李老师,没有您的无私关爱,就没有我大学读书的今天。我要继续传承雷锋精神,报答您的培育之恩。”
谢鹏九 濮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