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让乡村文化更红火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19-04-25

建河村位于恒济镇南侧,临射阳湖畔而建,傍金滩银荡而居,田园河流交织,村庄古道辉映,是远近闻名的红色传承之村、水乡鱼米之村、玻璃工艺之村、电子商务之村,也是江苏省重点建设的美丽乡村。近年来,建河村不仅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中作出业绩,还在彰显传承优秀文化、提升乡村文化底蕴方面培育典型。

彰显村民身边“文化味”

彰显村民身边的文化味是建河村“根在文化”的特色之一。建河村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淮剧演唱、篮球比赛、舞龙等大型团队文体活动阵容庞大、代代相传。谢晋祥、谢林千、谢晋东、陆树青等村民积极参加淮剧演唱,成为村里的“梨园世家”,刘英、谢晋书、范秀芳等人成为乡村有名的淮剧新秀,徐广育三代同场舞龙,村里篮球队声名远播。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该村注重彰显村民文化味,通过多种形式,组织40多名中老年妇女腰鼓队表演和踩高跷表演等,设立村文化活动室、村民影视播放室、老年人老有所乐活动中心、青少年政治思想教育基地、思想道德讲堂等文化娱乐活动基地,建成户户有项目合作、人人有活动参与的“文化村”,全力提升村民活动的参与度。

为打造江苏省美丽乡村,该镇专门成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实施村容村貌整治的同时,切实抓紧抓好乡村文化建设,守护本村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建河村持续培育出独特的、有品质、可持续的乡村本土文化提供有力支持。该村不仅加大资金投入、资源配置和文化共享力度,更重要的是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彰显每位村民身边的“文化味”。

激发非遗传承“新活力”

近年来,该村制定“共谋发展思路,让农户创新致富;共建美丽乡村,让家园春色靓丽;共办传承教育,让村民情结文化”的计划,坚持“借助外力,激活内因”相结合的原则,不断丰富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形式,使建河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让广大老百姓有更多幸福感。

为传承保护非遗、弘扬优秀文化,该村在镇文化广电中心的支持下,设立建河村文化道德大学堂、恒济镇中小学思想教育基地、村民学校、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文化遗产传播阵地,定期举办非遗传承讲座,让优秀非遗文化代代传承。每逢过年过节,舞龙队现场表演,赋予祈求平安庆丰年的新意,不仅成为村里非遗传承的重要活动,也成为建河村的一张名片。

弘扬红色文化“主旋律”

打造红色资源的独特品牌,是建河村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实在举措。根据村情实际,该村着力规划两个红色项目建设,打造文化建设新高地。

突出开放《人民报》印刷厂旧址,以点带面,打造乡村红色文化品牌。新四军《人民报》印刷厂是中国革命纪念地,在建湖乃至全国范围内也有着重要影响。1944年新四军人民报社及印刷厂隐蔽转移到建河村谢家庄和古龙王庙,在艰苦的年代创办人民报,宣传抗日爱国主张。近年来,建河村借鉴其它红色文化基地发掘和开放方面经验,加大新四军《人民报》印刷厂旧址复建力度,着力打造成为美丽乡村红色文化教育的精品名牌。

突出以《村志》和村史展览为主线,点线结合,推进乡村传承文化新发展。《建河村志》的编辑问世、村史展览馆建成并开放,是当代建河人彰显文化传承、 建设美丽乡村的窗口,充分展示建河村的人文史、奋斗史、发展史。《建河村志》获得江苏省文化传承作品一等奖,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谢鹏九   李容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