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吴载文,1914年出生在贫农家庭,原名吴金伙,福建省宁化县禾口区凤山乡吴坡头人。1930年1月宁化县建立苏维埃政权。是年3月,吴载文参加革命,任禾口区苏维埃政府文书;次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从一名普通战士到先后任排长、连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总支书记。主力红军长征后,吴载文随所在部队留闽西南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先后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一作战分区第一支队第一大队政治指导员、红七支队政治处主任。1938年,闽西、闽南、闽中等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吴载文任支队政治部总务科长。不久随军北上,开辟苏皖抗日根据地,先后任二支队独立营政委、四团政治处主任、苏皖支队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1940年7月,苏北指挥部成立,他任三纵队三团政委。吴载文是优秀的政治干部和军事指挥员,屡立战功。著名的黄桥决战中,他指挥所部活捉国民党八十九军三十三师师长孙启仁,歼敌2000余人,受到粟裕的表扬。新四军重建军部后,吴载文任师三旅七团政委。
1941年4月12日,七团奉命驰赴今建湖县境蔷薇河一带,反击蓄意制造摩擦的国民党江苏省常备二旅。经过两昼夜的行军,于14日到达蔷薇河一带的沿荡地区。部队一到这里,不顾疲劳,随即深入村庄、舍头,访贫问苦,了解情况,熟悉地形,构筑工事,进行战前动员部署,决心消灭蔷薇河一线的顽匪,为民除害。4月16日凌晨,3颗红色信号弹划破了蔷薇河上空,战斗打响了。枪声四起,烟火弥漫、烈焰腾空。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七团部队迅速强渡了蔷薇河,并登岸占领了有利地势。但敌人据点里的枪声仍在响个不停,他们疯狂扫射、负隅顽抗。敌人的前沿阵地被突破,大部分顽匪被击溃之后,不断溃逃,企图龟缩到匪旅部。为了不让敌人有喘息之机,吴载文指挥全体七团战士,一鼓作气,穷追猛打,狙击北窜逃敌,当追到靠近十字河口时,匪军凭借有利地势又进行反击。因政委吴载文冲锋在前,战士们个个勇往直前,恨不能一口气将敌人的嚣张气焰全部打下去。就在这时,突然从右侧飞来一颗子弹,吴载文未来得及避让,不幸中弹。战士们见到吴政委英勇牺牲,个个心中燃起复仇的怒火,经过很短的时间,就击溃了抵抗之敌。这时,我军干部、战士乘胜前进,直捣蒋营匪旅部,并一直追歼到沙庄。顽匪逃至沙庄后,于当晚在四周点起火把数支、油灯数盏,摆开挑灯夜战的架势,妄图使我军造成错觉,不敢攻打,让他们好调整部署,作垂死挣扎。我军经过分析了解,准确地掌握这一情况后,又马不停蹄,连夜追击,直到把顽匪赶出县境才收兵。
这次战斗共歼敌近百人,其余大部溃逃,并缴获了部分枪支弹药。这次战斗的胜利,对我沿荡地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在总结这次战斗时说:“这次仗打得是不错的,付出的代价也不小,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的团政委。”
时至现在,蔷薇河一带的恒济、九龙口(原蒋营)的广大人民群众,还时刻怀念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吴载文同志。
(县委党史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