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抓实关键举措 推动乡村振兴——访县委农工办主任高才龙

建湖日报 2018-08-20

  “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坚持以补齐短板为关键,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作为主抓全县‘三农’工作的职能部门,决心紧紧围绕县委全会的决策部署,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饱满的工作激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举措,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县委农工办主任高才龙日前向笔者说。
  重抓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扎实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积极参加市组织的农业招商活动,针对性招引一批层次高、带动强的项目。组织农产品加工项目专题招商活动,招引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始终把提升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承载能力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力抓手,进一步修订完善农产品加工区规划,有序推进加工区道路骨干网络、电力、通气、供水、绿化、排污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争再引进2~3个农产品加工项目入驻农产品加工集中区。
  重抓产业扶贫基地建设。精准把握产业方向,结合农业“一镇一园区”建设,鼓励支持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大棚、经济林果、畜禽养殖、传统手工业以及农业服务业;扶持无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发展光伏产业,通过对扶贫资源精细化配置和对贫困农户精细化施策,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加快扶贫基地建设,认真做好现有扶贫基地的续建工作,及时解决产前、产中、产后过程中的困难和矛盾,鼓励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基地建设,发挥示范带动效应。鼓励支持各镇(街道、区)因地制宜建立新的产业扶贫基地,重点发展有长期稳定收益的产业项目,力促贫困户当年发展、长期受益。创新合作发展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强化“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托管、订单帮扶、入股经营等多种形式,增加低收入农户收入。持续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逐户落实扶贫措施,确保精准施策、精准发力。
  重抓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切实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突出通过盘活“三资”、挖掘土地资源潜力等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积累。进一步强化化债责任,落实化债措施,确保债务总额超过100万元的村下降40%以上。重新清查核实集体各类资产,摸清集体家底,健全管理制度,防止资产流失,确保年底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凡村级集体资产、资源的对外交易,一律进入县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通过公开拍卖、招标、招租、发包等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推动农村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促进农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和农民增收致富。
  重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引导和组织有条件的专业大户和种养能手参与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因户制宜组建家庭农场。以家庭农场为抓手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水平、农业生态科技水平、富民强基能力,加强以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鼓励家庭农场注重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的引进。引导其积极申报注册商标或有机、绿色、无公害品牌,通过家庭农场的技术和品种的传播,示范带动周边农户提高经营效益,促进当地农民收入增长。积极培育省、市示范家庭农场,力争新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3家。引导全县家庭农场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力争发展3个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其中军曼公司牵头领办的产业化联合体争创省级联合体,延伸产业链条,拓宽服务领域,扩大辐射范围,增强带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