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上冈地区阻击战: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1-02-01

战斗背景

1946年冬,苏中“七战七捷”后,华中人民解放军奉命主动北撤山东。国民党黄百韬(又名黄伯韬)兵团沿通榆路追击北犯。12月20日,其整编二十五师侵占盐城、直逼境内上冈。人民解放军华中军区决心在敌北犯阜宁前,坚决阻击3天,以掩护主力部队北撤,即命二分区四团迅速占领上冈镇,与军区特务团共同完成阻敌北犯的任务。

战斗经过

12月20日夜,二分区四团急行军从大冈出发,于21日上午7时,在敌机轰炸、扫射下占领上冈镇。叶克守团长命令二营迅速占领镇南端通榆公路两侧地区构筑工事,团部和一营配置在上冈镇北端,一营为二梯队。二营到达防御位置后,把五连配备在公路两侧,占领有利地形,构筑好防御工事;六连配备在五连的右侧,利用房屋和地形地物组织两个梯队,对五连阵地前的公路组成侧射火力网,四连为营的二梯队,利用民房和工事随时支援五、六连的战斗。敌二十五师于21日晨派出一个旅的兵力向上冈镇搜索前进。其先头部队在空军和炮兵掩护下,于上午8时半与二营和特务团发生战斗。敌第一次突击被打退,伤亡很大。重新组织炮兵和航空兵进行长时间的火力准备后,向二营和特务团阵地再次突击。此时两连虽有较大伤亡,仍以密集火力和侧射火力大量地杀伤敌人。在敌人快接近阵地前沿时,两个连使用了投弹组,向敌人猛投手榴弹,并适时地组织了反冲击和二梯队的突击,打退了敌人的第二次冲锋。下午1时和3时,敌人发起的第三、第四次冲锋均被五、六两个连和特务团打退。敌人进行正面突破计划失败后,采用迂回战术,使用后续梯队向军区特务团左侧包抄,企图断其退路,并于4时许向镇东北迂回。二营四连迅速配合特务团一部打退迂回之敌。经过一天阻击,四团二营和特务团伤亡较大,经军区首长同意,在下午6时向北撤出战斗。

敌人占领上冈后,22日继续北犯,四团奉命在上冈以北、唐家营以南地区继续阻击敌二十五师北犯,时间一天。四团根据沿公路线阻击敌人的特点,部队组成两个梯队,一营为第一梯队,在上冈北的西陈庄、夏家桥、七里庵地域组织防御。二营为第二梯队,在七里庵以北、唐家营以南地域组织第二线防御,防御地带内的公路桥全部破坏。一营派出两个战斗小组在上冈北大桥附近监视敌人动向。敌二十五师一部于22日清晨北犯进攻,一营派出的战斗小组打一阵就撤回,在主阵地上坚决阻击。战斗进行到上午10时左右,敌人对四团防御阵地的两侧进行迂回,企图威胁侧后。团参谋长和一营教导员当即采取步步阻击敌人的措施,将部队分成若干个小梯队,前梯队打,后梯队掩护,交替转移阵地的办法对付敌人的迂回战术。中午12时左右,一营撤至七里庵一线阻击敌人的进攻。此时敌步兵突击较猛烈,但得不到炮火的有效支援,被一营大量地杀伤。下午2时,一营撤到团指挥所附近,协同二营继续阻击敌人。二营在指定的防御地域中利用民房和有利地形构筑成两道防御阵地,在一营的配合下猛烈阻击敌人的进攻,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于下午6时全团撤出战斗,转移至益林地区待命。此战,四团伤亡116人,俘敌22人,毙伤敌军265人,缴获轻机枪1挺、冲锋枪41支、步枪50支、子弹2000多发。

战斗意义

上冈地区阻击战为华中野战军安全北撤山东解放区实现战略性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也为我军转入战略反攻作出重大贡献,在建湖军事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朱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