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1950年
△ 1月20日,县人武部成立;1954年10月设兵役局,与人武部合署办公,1959年10月撤销;1986年6月,县人武部改为地方建制,副县级;1996年3月收归军队建制。
△ 3月14~18日,建阳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344人,列席15人。会议选举首届常务委员会,主席陈宗烈,副主席陆逵、杨幼樵。
△ 4月,成立建阳县人民检察署。1951年7月,更名为建湖县人民检察署。1954年12月,改称建湖县人民检察院。1968年后,由县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取代。1978年6月,恢复建湖县人民检察院。
△ 5月,全县开展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活动。
△ 6月6日,成立中国粮食公司湖垛办事处,县粮食局改为中央公粮建阳支库。
△ 是月,创办湖垛初级中学,1953年7月改称建湖县初级中学,1956年7月扩为完中,后改为建湖县中学。
△ 是月,创办湖垛幼儿园(建湖县幼儿园),设在湖垛小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创办的第一所幼儿园。
△ 6月22~24日,建阳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327人,列席16人。
△ 7月4日,上冈镇、建阳镇上升为县属镇。
△ 8月10日,建阳县政府改称建阳县人民政府,启用铜质印章。
△ 9月5日,成立县复员委员会,下设安置办公室,接待办理退伍军人安置工作。
△ 9月30日,统一区乡政府名称:已召开人民代表会议,成为一级政府的改为区人民政府;未召开人民代表会议,为县政府派出机关的改称区公所;乡统一命名为建阳县XX乡人民政府。
△ 10月31日,建阳县人民监察委员会成立。
△ 12月15~18日,县首届文化艺术代表会议召开,建阳县文学艺术界协会成立。
△ 是年,全县1800名青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1年
△ 1月,首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成立建阳县总工会,7月改称建湖县总工会。1956年3月改称工会联合会。1968年9月,成立建湖县工人代表委员会。“文革”期间县总工会停止活动。1973年8月恢复建湖县总工会。
△ 是月底,县委决定取缔“一贯道”等反动会道门组织,由县公安局具体负责,至1953年3月,全县取缔反动会道门组织141个。
△ 2月21日,全县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历时10个月,44名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
△ 是月,建阳、射阳在原海南中学旧址创办联立初级师范学校——建射联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所中等职业学校。
△ 3月,张美瑶任中共建阳县委书记(未到任)。4月4日,郑士鲁任中共建阳县委代理书记,是年6月任书记。
△ 4月,建阳县第一个互助组——冈西区左幼乡张荡互助组成立。
△ 7月11日,因县名与福建省建阳县同名,经国务院批准,将县名改为建湖。
△ 8月,全县掀起支援抗美援朝热潮。12.34万人参加游行示威,39.96万人投票反对美帝武装日本,41.41万人签名拥护缔结和平公约。
△ 9月9—12日,建湖县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366人,列席19人,选举三届常务委员会15人。
△ 10月2日,全县首届体育运动大会在湖垛镇举行。
△ 11月,县开始使用布证,实行计划用布。
△ 是年,在老街观音庵西侧建体育场,面积14.8亩,1956年迁至汇文路北侧,总面积63.1亩。2012年10月建湖县体育中心建成投用。
△ 是年,全县建立19个固定农民互助组和202个临时互助组;至1952年12月累计发展固定互助组2090个,临时互助组4745个。
△ 是年,开办火灾保险、国家机关国营企业财产强制保险、货物运输保险、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等业务。1958年,全国停办国内保险业务,至1980年恢复。
县委党史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