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文化 > 详情

何春蓉:“酱心”留住百年老味道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3-11-27

朱琳

从一粒黄豆到一滴酱油,需日晒夜露三轮春秋。从一段起源到一脉传承,历经百年的岁月沉淀。在芦沟镇,有一个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传承百年的酱醋品牌——何老大,公司主理人何春蓉是何老大酱油、土酱酿制技艺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

视若珍宝,坚守传承;匠心钻研,岁月酿造。何春蓉说:“民国12年,在公元1923年,先祖何振圆在镇江创始制酱工艺,后经历史动荡,这才举家迁徙到芦沟,适应当地形势,改良制酱工艺,创办何记酱园。此后,一代代接棒、一代代传承,到我这已经是第四代,如今我只想把这份事业做实做好,让先祖留下的‘酱醋味’越来越香。”

每天都有前来参观学习的团队,对何春蓉来说,这已经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人问,何老大酱醋的工艺秘诀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制作出来的酱就是鲜呢?何春蓉的回答总是很简单也很坚定,她说:“因为我们就是坚守初心,坚守传统啊!祖先留下的手艺不能丟,我们的创新,也必定是基于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之上,让口味更加适合大众的需求。”

古法酱油讲究“春曲、夏酱、秋油”,何老大酱醋以古法为技,从选豆浸泡、蒸豆拌曲、入缸发酵到日晒夜露、成熟提油、晒露浓缩、沉淀灭菌,要历经多道工序,每一步都独具“酱心”。

何春蓉时刻铭记父亲何祝教诲,品质才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制造工艺严格按照标准,酱油要晒足180天,那就必须是这么多天。何春蓉说,这种工艺很传统,就跟过去农村人把豆子放在缸里沤制、泡晒一样,晒足了180天的太阳,才能有把握产出味道鲜美、香气扑鼻的头道酱油。如今,“何老大”酱醋已经成为餐桌上的标配。

这么多年,何春蓉一直用行动讲好“何老大”的品牌故事。在建湖,提起酱醋,人们第一反应就是“何老大”。何春蓉带着传承的力量,一步步地做大酱醋实业。期间,她还经常性带领制作团队走进高校院所,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艺有机融合,结合市场需求研发“何老大”系列分支产品,进一步做大了规模,带出了团队,打响了品牌。

酱类产品主要原料是大豆、小麦,因此大豆、小麦的品质是酱制品质量的先决条件。“水乡建湖土地肥沃,种植的大豆各项指标均列前茅。”何春蓉介绍,“随着酱醋产业越做越大,公司对主要原料大豆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我们创新建立了“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2022年底,何老大大豆专业合作社先后带动960户农户参与种植经营,发展大豆等种植面积1950多亩,并对种植户技术指导,实行订单收购。同时她还鼓励发展水稻制种植和高效设施农业3000多亩,2022年合作社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850元。

从最初的乡村小酱园、走街串巷提篮叫卖,到今天规模初具、成为江苏省名牌产品,何春蓉深知这份事业意味的深刻含义。她很珍惜,也很努力。她在芦沟科技创业园区,征地78亩,建起1.5万平方米厂房,拥有100多名员工,2022年公司实现产值5000余万元。品牌含金量不断提升,“何老大”牌酱醋产品2001年被评为北京国际博览会名牌产品,2010年成为江苏省名牌产品,同年获评盐城市知名商标,2015被评为盐城市市民最喜爱农产品商标。公司跻身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何老大”酱醋擦亮品牌、联农带农、互促并进。

在致富的同时,何春蓉不忘反哺社会。她结对帮扶钟庄街道秉文村,对村内有劳动能力的特困家庭,通过资金扶持、技能扶持、就业扶持等形式,目前已帮助10多户家庭脱贫致富。逢年过节,自掏十万元走访困难户,传递爱心、信心。

“只要坚守酱心,精工品质,何老大酱醋这张古老的金字招牌必将熠熠生辉。”何春蓉满脸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