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县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张玉明奋斗在农业战线30多年,退休后不改初心,79岁仍坚守在县关工委“三扶两创”一线。他先后编写农业科技资料100多期、书籍3本,举办集中技术培训400多场,听众逾6万人次;参与和协助农业科技研究10多项,其中“十一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获国家二等奖。
19年来,他强忍病痛,几乎每天奔波于田间地头,帮助低收入村农民依靠科技实现增收致富,更成为20多名青年农民的“创业导师”,当地群众因此称他为“盐城袁隆平”。
退休不忘使命,帮扶路上不停步。张玉明退休后,仍牢记一名共产党员、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坚持不懈地为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创业致富服务,常年骑着电瓶车奔波于田间地头指导。有人帮他算过一笔账:张玉明一天骑车超过50公里,每年超过200天在乡下,19年来总里程可绕地球4圈多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玉明帮扶的春鹏家庭农场赵宏成、蓝田专业合作社蓝海鹏、成成家庭农场商国玲等青年农民种植的水稻,亩产量均达1500~1600斤,高产田块达1936斤,亩纯收入达850~1000元,比以前增加150~200元。除此,他还经常到冈西镇徐王村、庆丰镇东升村等地青年农民种植田块进行指导。与上冈镇沙汪村、九龙口镇收成村等20多个种粮大户正常保持电话联系,并不定期踏田指导。对阜宁、射阳临海农场承包土地的种田大户,经常通过手机视频传授高产栽培技术。
坚持一帮到底,不达目标不放手。19年来,张玉明相继与建阳镇瓦瓷村赵宏成和钟庄街道钟西居委会郑建成等20多名青年农民结成帮扶创业对子。他把这些青年当成自己子女一样看待,全力相助、一帮到底,助力他们实现脱贫致富梦。为方便指导残疾青年赵宏成创业,小赵承包地包到哪里,张玉明的住房就租到哪里,十几年中搬了3次“家”。步步跟踪帮扶,使得小赵步步发展。2014 年,小赵创建春鹏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先后获得市级“青年农民创业基地”“青年农民创业之星”和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称号。在张玉明的引导和筹划下,小赵与朋友合资220万元,创办奔达秸秆专业合作社;兴办拥有6台套烘干设备、年烘干粮食1万吨的粮食烘干厂;创办拥有3台联合收割机、无人治虫小飞机等20台套农机具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助力青年创业,付出再多不后悔。坚守帮扶一线不仅奔波劳累,还要自己补贴各种费用,但张玉明从未计较,对他来说,最大的考验来自病痛。19年间,他在下乡途中发生过3次车祸,有一次被一辆小轿车刮倒,摔断了一颗门牙,头破血流,昏迷不醒,幸好有路过的人打120把他送到医院。还因心脏病、脑梗等疾病先后6次住院,2次躺在手术台上。每次出院后,家人都劝他回家养老,他总是口头答应,出了医院“坚决不改”,继续奔波在田间地头。每当有人问他,为啥这么拼?张玉明总是说,“我从跨进农学院那天起,就立志要为‘三农’服务一辈子。”
2019年5月,张玉明被江苏省关工委授予全省“三扶两创”工作“最美五老”称号;2020年9月,被盐城市文明办授予助人为乐类“盐城好人”称号;2020年10月,被中央文明办、中国关工委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2021年1月,被江苏文明办授予敬业奉献类“江苏好人”称号;2021年6月,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