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民生 > 详情

夯实“民生之本”, 让民企挑起“稳就业”大梁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4-12-26

海风

12月24日,全国工商联发布《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4)》。报告显示,民营企业持续发挥就业“稳定器”作用,劳动用工总体保持稳定,工资支付基本面较好,各项权益保障稳步落实,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完善。这既彰显出我国民营经济稳中向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不断深入;又体现了民营企业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为稳就业促就业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企挑起“稳就业”大梁。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份《报告》依据13885家参与调研民营企业相关数据,结合国家有关部门公开信息,对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数据显示,去年,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300万户,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2.3%,提供9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参与调研的民营企业员工总数达570.3万余人,吸纳就业人数较上年增加9.5%。民营企业以丰富的业态提供了多样的就业岗位,让广大劳动者找到了施展才华与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事实证明,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和基础,对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已成为稳就业、稳经济的主力军。

“稳就业”先要稳住市场主体。民营经济的地位举足轻重,是中国经济的活力源泉。作为经济建设者,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当前,受到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在政府层面,要为市场主体成长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仅要“放水养鱼”,还要“开池养鱼”,为企业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提振市场信心。在企业层面,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主动求新求变,努力化危为机,迎接困难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政府与企业双向互动、协同发力,定能激发承载着数亿人就业创业的上亿市场主体活力。

夯实民企就业“稳定器”。就业是民生之本,牵涉到每一个家庭幸福,关乎经济发展大局,也是最大的民生。民营企业是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就业岗位的最重要载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关乎到千千万万家庭的就业和民生。帮助广大中小企业排忧解难、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肯定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对民营企业家关怀备至,强调“要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稳就业、促增收中的重要作用,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支持平台企业在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总书记的要求既倍感振奋,又深感重担在肩。这要求我们必须将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作为稳就业的关键和重要抓手,持续夯实就业根基,让百姓“饭碗”端得更稳、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就业稳则民心安。我们相信,有党中央一以贯之的支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定航,民营企业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放开手脚、敢闯敢干,一定能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让广大劳动者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