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生态 > 详情

建湖首次发现超400只成群小天鹅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5-01-23

文/夏海 图/贾安东

近日,在我县境内,超400只小天鹅来此越冬,它们在水面上优雅游弋,时而引吭高歌,时而梳理羽毛,时而翩翩起舞……洁白的羽毛与波光粼粼的河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

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是雁形目鸭科天鹅属鸟类,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成鸟通体雪白,仅头顶至枕略沾淡棕黄色。

小天鹅生性机警,对栖息环境十分挑剔,只有水质良好、水面开阔、食物丰沛、安静舒适的水生区域,才能吸引它们“安营扎寨”。

它们常在水中缓慢前进,嘴往两旁甩动以寻找食物。其主要取食浅水区域的水生植物的根、茎、种子,偶食少量水生昆虫和田螺等。

不少人以为小天鹅长大后就是大天鹅(Cygnus cygnus),其实这是两个物种。与大天鹅相比,小天鹅体型更小,脖子更短,喙上的黄色区块较少。

小天鹅是迁徙候鸟,在中国,主要越冬于长江中下游和东部沿海地区,偶见于台湾。

盐城湿地资源丰富,西部湖荡湿地宽阔、中部河网湿地棋布、东部滨海湿地广袤,是全球九条候鸟迁飞通道之一“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的关键枢纽。每年有千万候鸟来此繁殖、栖息、越冬……小天鹅正是“越冬部队”里的一支。

不过,小天鹅通常在盐城东部滨海湿地越冬,且较为罕见,种群数量一般为3~5只,单次监测种群数量超过50只已是极为难得。而此次小天鹅群栖息地在我县西部湖荡湿地,数量更是超过400只。

一得到消息,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科研监测部工作人员冉全便赶往建湖县境内进行实地调研。

建湖县内小天鹅越冬地主要有两处,分别为颜单镇与建阳镇的藕塘生境,两处直线距离不远,每处单次数量最大值均超200只,可初步判定建湖小天鹅总数量超400只。

2025年1月6日,观鸟爱好者徐正炎首次在颜单镇的藕田中发现并拍摄到小天鹅,当时数量达到了150只。之后持续在此地监测到小天鹅,种群数量为50~200只,1月16日监测到的数量最多,超200只。据现场人员反馈,2024年冬季此地也曾有小天鹅出没,但数量相对较少。

建阳镇小天鹅栖息地生境类型与颜单镇一致,因其面积较大,约450亩,两次调研监测到的数量都超过200只。

“这两处的小天鹅通常与白骨顶、琵嘴鸭、针尾鸭等越冬候鸟混居,选择这里主要是因为藕塘生境提供的浅水环境与丰富食物,以及人为干扰少,污染物少。”冉全介绍。

我县境内小天鹅数量的持续增加,体现了建湖近年在生态修复和鸟类保护方面的工作成效显著,但由于今年是首次发现超400只小天鹅来此越冬,缺乏长期有效监测,目前无法判断该种群未来还会不会在此地停歇或越冬。

为让小天鹅年年来盐城越冬,科研人员建议对小天鹅迁徙行为和其在盐城的栖息地环境进行长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实施更科学的保护。同时,严格限制人类活动,对因保护小天鹅栖息地而受影响的当地居民建立适宜的生态补偿机制,并积极引导当地以此为契机,转型发展“观鸟经济”。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盐城人会有自己的“天鹅湖”,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小天鹅圆舞曲”。

在此,我们也呼吁广大市民和游客朋友,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请务必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文明观鸟,切勿惊扰这些美丽的生灵。让我们携手共筑生态文明,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湿地家园:

1. 尊重鸟类生存权,不要捕捉鸟类、采集鸟蛋。2. 避免追逐野鸟,不要用不当方法引诱鸟类靠近。3. 避免人工投喂。长期人工投喂,会让野生鸟类丧失捕食能力。4. 不要乱扔垃圾、破坏环境。5. 保持安静,不要惊吓鸟类。6. 穿着不要过于鲜艳。7. 不要使用无人机拍摄,拍照时不要开闪光灯,以免影响鸟类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