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生态 > 详情

留住小天鹅, 让“美丽仙子”安心过冬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5-02-05

夏海

1月30日,农历大年初二,走进颜单镇楼港村,在新型农村社区与建宝公路交界处向西,穿过一大片高标准农田,越过南北走向的粮棉河,就到了马鹿垛荡区小天鹅栖息地。

远远望去,在一大片藕塘的深处,超过300只的小天鹅,或翔或凫,时聚时散,如一幅气韵生动的水墨画。

新春时节,这个以“天鹅湖”声名远播的小村庄一下子热闹起来,不仅吸引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蹲点拍摄,还招来一些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享受着这个快乐的假日。因为“美丽仙子”小天鹅的到来,这个昔日沉寂的小村庄成了“网红村”。

“悠然游弋,舞步轻盈,纵情飞翔,在这个春节感受大自然的温馨和柔美,真是不枉此行。”来自县城的张洁女士一边用手机拍照一边赞叹。

张洁平时忙于工作,难得与儿子一起游玩。于是,她利用春节假期,带着儿子下乡观看小天鹅。她说,建湖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也是中国天然氧吧,生态环境闻名遐迩。她与儿子一直都喜欢鸟,对鸟有感情。这次他们走进大自然,观赏小天鹅,看着小天鹅一家家相亲相爱、自在生活,自己心里也荡起了幸福的味道。

像张洁女士一样,游客陈永东和家人来自盐城,一大早就驾车来到这里。他是一个旅游爱好者,看到蹿红全网的建湖小天鹅的短视频,觉得小天鹅非常可爱,就借着假期跑过来了。陈永东将一张张拍摄到的小天鹅照片,传上“朋友圈”,附上简短文字,与大家一起分享“美丽仙子”的精彩瞬间。

随着这些小天鹅在家门口长期越冬,也为小天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楼港村村民行动起来,用心守护这群小天鹅,让这些初到建湖的小精灵感受到水乡人的温度,期待它们年年留在建湖。

今年58岁的村民单加健从事莲藕种植18年,是这片藕塘的承包户。一个月前,他才种植了藕苗,没想到刚刚几天时间,藕塘里就飞来了这群“不速之客”,打乱了他的生活节奏。

“前两年的冬天,我家的藕塘也有小天鹅在此歇脚,不过几只十几只。想不到今年冬天,一下子飞来300多只,最多时达400余只。”单加健介绍,小天鹅是天鹅的一个品种,喜食水生植物,只要环境安静,又有充足食物,它们就会在这里过冬,直至春暖花开时离开。

单加健这位憨厚本分的农民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一边,自发投入到守护小天鹅行动中,坚持每天到藕塘边跑跑,向村里人和游客讲述藕塘小天鹅的故事,宣传爱鸟护鸟知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守护小天鹅行列中来。如今,单加健已和小天鹅结下了不解之缘。

家住藕塘附近的周洪林老人,今年68岁,也是一位热心人,他第一个向村里报名志愿守护这群小天鹅。这个春节,周洪林放弃了走亲访友,每天三次到小天鹅栖息地巡护,向大家宣传不要靠近小天鹅,不燃放烟花炮竹;劝解游客不放飞无人机拍照,不穿戴鲜艳服饰,让小天鹅安静地生活,避免惊吓或伤害它们。

近一个月来,周洪林老人与村干部一起宣传保护小天鹅500余次,巡护近1000趟。“这个冬天,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守护这群天外来客,真的希望它们明年还会再来。”周洪林动情地说。

徐正炎是一位爱鸟摄影师,多年前曾任颜单镇党委书记,知晓这个镇的角角落落,深爱颜单第二故乡。今年1月6日,徐正炎路过楼港村,第一个拍摄到成群小天鹅栖息地。

此后,他隔三差五,无论晴天还是阴天,都要深入到小天鹅栖息地拍摄照片,一拍就是一天。目前,徐正炎已拍摄记录建湖小天鹅生活的精美照片2000余张,每天在自己手机“朋友圈”上传照片,宣传保护小天鹅,与大家一起交流拍摄技巧,分享护鸟知识,吸引了众多“鹅粉”点赞。

多一个粉丝,就多一份爱。在建湖,还有像赵小青、杨晓霞等一批网红,年前年后,都忙着宣传小天鹅。他们有着一颗热衷生态保护的公益心,通过短视频这个大众媒介,认真记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场景,传颂着水乡人爱鸟护鸟的故事。

美丽圣洁的小天鹅装扮着建湖这个寒冷的冬天,给水乡增添了温暖与生机,也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冬天很快过去,小天鹅也将回归北飞。让小天鹅由歇脚成落户、由邻居成家人,对楼港村的人来说,守护小天鹅,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大爱。

随着“建设江淮绿心”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县的生态环境将越来越好。明年冬天,相信这个灵动可爱的小精灵还会如期而至,建湖与小天鹅的缘分会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