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王玉魁
3月26日,盐城市机器人场景应用及整零协同生态拓展大会盛大启幕。超150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齐聚一堂,共探产业发展新路径,共享协同合作新机遇。现场36家企业带来52款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展示,其中极具科技感的“建湖元素”,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文旅舞台:机器人搭档淮剧演绎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大会现场,一台身着淮剧“行头”的人形机器人,与建湖县淮剧团演员夏诗雅携手,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淮剧版《声声慢》。在夏诗雅婉转的唱腔中,机器人动作流畅自然,将淮剧的经典动作演绎得有模有样,这种科技与传统艺术的跨界融合,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欣赏。现场可以看到,参与表演的机器人身着男装,身形比专业演员更为高大,经精心装扮后,既保留了科技特质,又尽显独特韵味。
对于这次与机器人的首次合作,21岁的夏诗雅坦言,内心十分紧张。当天清晨,她花费一个半小时完成戏妆,而身旁的机器人仅用10分钟就穿戴完毕,并提前就位。尽管双方排练次数有限,但凭借默契配合,表演依然十分流畅。
业内专家分析,此次登台的人形机器人,身高近1.7米,体重70公斤,体型与成年男性相近。这类大体型机器人因重量和技术的双重复杂性,在未来文旅演出领域,有望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谈及是否担心机器人会取代演员时,夏诗雅微笑着回应:“我认为取代不太可能,它更多的是为淮剧发展赋能。”她进一步解释,科技与文化的有机结合,能够吸引更多观众关注淮剧。淮剧作为发源于里下河地区的古老地方剧种,一直秉持“以情动人”的艺术理念,而这正是机器人目前难以企及的。
工业现场:机器人助力智能生产
在“机器换人”的时代浪潮中,工业领域无疑是机器人应用的“主阵地”。
一款融合移动底盘、多层托盘和机械臂的仓储机器人,能够精准抓取货架高层货物,为工厂物流自动化提供有力支撑。相较于人工搬运,机器人不仅效率大幅提升,还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有效避免人为失误。这款机器人,即将在建湖实现量产。
走进建湖海柔仓储机器人基地,厂房内机器轰鸣,运输车辆往来穿梭。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预计年产新型仓储机器人6.5万台。目前,主体厂房已完成封顶,计划于6月中旬开展试生产,2025年预计实现开票销售额2亿元以上。
作为全球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的开创者和领军者,海柔已占据超80%的市场份额,并相继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行业“独角兽”企业等多项殊荣。
工业配送机器人、打磨机器人等多种工业机器人,正逐渐成为生产车间的“标配”。这些“新伙伴”的加入,推动盐城本地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大步迈进。
服务场景:机器人担当餐饮使者
在市区商圈的必胜客餐厅,一台由普渡机器人建湖工厂生产的“欢乐送”餐饮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穿梭于餐桌之间,精准完成送餐、回盘、接待等一系列服务流程。
踏入普渡机器人建湖工厂的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令人眼前一亮。机械臂在空中灵活挥舞,将一个个零部件精准组装成完整的机器人。每台机器人在组装完成后,都需经过严格的性能检测,以确保其能够在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成品区里,一排排设计精巧、造型各异的机器人整齐排列,即将奔赴各个“工作岗位”。
目前,普渡机器人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餐厅、休闲娱乐场所、医院、酒店、办公楼等多个场景,主要客户涵盖海底捞、星巴克、必胜客、日本云雀、松下、比亚迪、喜来登酒店等知名品牌。
据了解,该公司初代类人形机器人将于今年全面实现商业化落地,有望为通用具身服务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带来突破性变革。
此次盐城市机器人场景应用及整零协同生态拓展大会,让建湖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成果得到充分展示。从文旅舞台到工业现场,再到服务场景,建湖机器人产品正以多元应用场景、领先技术实力,深度融入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随着海柔、普渡等企业持续深耕,未来,建湖将在机器人产业赛道上持续发力,不断开拓创新,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汇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