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民生 > 详情

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种子处理技术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5-04-09

近年来,我县水稻种传病害恶苗病时有发生,其中以机插秧稻田发病较重,影响水稻安全生产。同时,水稻干尖线虫病在局部地区也有发生,对水稻安全生产构成威胁。药剂拌种、浸种既能直接杀灭水稻种子上病菌,又可有效减轻土壤中病残体所带病菌的再侵染。

一、精选稻种,压缩高感品种

要选用无病健壮的种子,在药剂拌种、浸种前晒2~3天,增加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上年恶苗病重发区,要压缩高感品种(如武运粳27、盐糯12等)种植。

二、科学开展药剂拌种、浸种

要坚持“药种调优、方法调优”的防治策略,选用对路药种。

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可选用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15克加25%氰烯菌酯悬浮剂2~3克对水6公斤浸稻种5公斤,要浸足48~60小时(气温15~20℃时需要浸60小时,如气温低于15℃时浸种时间还要延长到72小时),浸后不用淘洗,直接播种或催短芽播种,确保防治效果。单独预防水稻恶苗病,可选用:①4.23%甲霜·种菌唑10毫升(对恶苗病重发品种可用18~20毫升)加水75~150毫升搅拌包衣稻种6~7公斤,先浸种后拌种效果更好。②25%氰烯菌酯悬浮剂3克对水6公斤浸稻种5公斤,浸种时间同上。但要注意,部分地区恶苗病菌已对氰烯菌酯产生抗性种群,要适当降低使用频率,延缓抗药性的发展。③对南粳9108、糯稻等恶苗病重发品种,建议先使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3克对水6公斤浸稻种5公斤,浸种时间同上。然后再用4.23%甲霜·种菌唑10毫升或6.2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0毫升加水75毫升,搅拌包衣稻种6公斤。

药剂浸、拌种后可不催芽直接播种或多浸少催,同时要适当降低塑盘育苗期间苗床的温度,以降低长芽阶段病菌的侵染。

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示范应用三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浸种或噻唑锌拌种,但浸种后要注意用清水洗净残留药液。

稻蓟马:可用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10~30毫升加水100~125毫升稀释后搅拌包衣10公斤稻种,或水稻种子先浸种催芽到露白,再用35%丁硫克百威干粉种衣剂30克直接拌稻种3~4公斤(可兼防鸟雀)。

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