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目前,全县教育系统正在深入开展的“校风教风师风”“三风”专项整治工作,己初见成效。譬如,一些教师的有偿家教嘎然而止、偃旗息鼓。然而,人们在欣喜之余也不无担忧,这次“三风”专项整治以后,有偿家教的痼疾还会不会复发呢?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多年来,尽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不准搞有偿家教,但仍屡禁不止。有的教师囿于经济利益,设法规避监管,将有偿家教的地点由明处移至“暗处”,由大班改为分批次的小班补习,隐蔽性极强。在以往的双休日、节假日,有不少中小学生都在悄悄接受老师的有偿家教,有的甚至连晚上也要到任课教师家里吃“小灶”。有人形象地将有偿家教比喻为“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教师将有偿家教当作“创收”致富的不竭源泉,家长则视有偿家教为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良方妙药”。
有偿家教对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可谓弊端丛生,社会反响强烈。教师因忙于家教创收,精力错位,无暇备课,无空休息,以致在校上课时精神倦怠,呵气连天,教法老化,课堂教学质量差;一些教师为了使学生家长成为“黄盖”,在校上课时往往“留一手”,待课后给学生开“小灶”时再使出“绝招”,严重影响了教学公平和师德形象;有偿家教占用了学生大量的业余时间,使其得不到充足睡眠,无暇开展正常的业余文体活动,孩子的童真稚趣和健康受到摧残,不少青少年学生的高分低能弱体质,与无休止的家教补课有极大的关系;有偿家教还增加了群众的额外负担。一般收入家庭的家长为支付孩子高昂的家教费,不得不起早贪黑挣钱、从牙缝里省钱,使得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而一些城镇下岗职工、农民工,以及社会其他弱势群体家长,面对数额不菲的有偿家教,只能望“教”兴叹,心理严重失衡,影响社会和谐。
为此,对有偿家教必须“零容忍”、下“猛药”,实行综合治理。
必须建立更加科学完备的考评制度。考评一个学校,不能仅以升学率排名次;考评一个教师,不能仅以学生成绩定绩效;考评一个学生,不能仅以文化分数论优劣,而要真正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全面考量,评先评优,从导向上杜绝有偿家教。
教师应强化道德自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为人师表,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上好每一课堂的45分钟,追求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是教师应尽的职责。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拒绝有偿家教作为职业操守予以自律,为“一张白纸”的中小学生做好示范、作好榜样。
进一步加大督查处理力度。教育主管部门对有偿家教问题应真抓敢抓、长抓常抓,决不能厌战懈怠,更不能护短“怕疼”。纪检监察干部要经常深入街头巷尾、居民小区和城乡结合部,加大明查暗防的频次和力度,发现查实一起,通报“曝光”一起,依法依规处理一起。俗说“打了骡子马也跳”。“曝光”处理几个人,教育震撼一大片,有偿家教的痼疾必将得到有效治理。
游本根